齐鲁世家31:滨州杜氏4

杜受田故居与杜氏文化

  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悠悠黄河造就了黄河三角州广袤肥沃、美丽富饶、人杰地灵的土地。这里沉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,蕴含着灿烂的人类文明。滨州这方热土位于黄河三角州腹地,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也是孙武、东方朔、董永、王薄、范仲淹、李之仪、唐赛儿、李之芳等历史名人的出生地和成长地。一代帝师杜受田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一
  杜受田(1788~1852),字芝农,清代滨州古城人(今滨城镇南街杜家村)。其父杜谔为嘉庆时翰林院编修,礼部左侍郎。因杜氏家族(以下简称杜家)“一门七进士”、“父子五翰林”,并有加授“太师太保”的高官,久享“书香官宦门第,进士多人之家”之美誉。清道光三年(公元1823年),杜受田会试第一,殿试二甲第一,选庶吉士,授编修,后为山西学政。道光十五年特召进京,直上皇宫书房,教授太子读书,是咸丰皇帝的恩师。道光十八年,升左都御史、工部尚书,充上书房总师傅、实录馆总裁、加奉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,后任刑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(俗称宰相、相国)。清咸丰二年,江淮、山东地区受灾甚重。杜受田上书请截留江、广漕米60万石救济灾民,并荐山东、江宁布政使督办赈务。是年7月9日,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,卒于淮安清江浦,终年66岁。杜受田一生品端学粹,倾心扶朝,忠孝两全,爱国恤民,廉洁勤政,恪尽职守,鞠躬尽瘁。杜受田逝世后,咸丰帝伏案痛哭流涕,如丧考妣;他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,并追赠杜受田为太师大学士,谥号“文正”。“太师大学士”和“文正”是清朝最高级的册封,清嘉庆帝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,仅杜受田一人。
  以杜受田为代表的杜家明清两代科甲鼎盛,封疆大吏、天下直臣、文坛旗帜人才辈出。其中秀才347人、举人8人、进士12人,入翰林6人,七品以上的官臣有91名。被誉为“滨州第一家族”。

    二
  杜受田故居(以下简称大院)又叫“相国第”、“方伯第”。位于被称为“凤凰城”的滨州古城南街杜家村,(这里曾是黄河远古河道,由西南蜿蜒东北),面积20亩,有28个院落,381间房屋,建筑风格简单、朴实,是典型的明清时期的鲁北建筑。大院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,江西、湖广左布政使,杜受田的第八世祖“方伯公”杜诗始建的住宅,也是杜受田幼年至青年时代生活、学习的地方,是杜家的共同房产。
  杜诗当时位居二品,按照明朝的礼制,大院的大门可设三处,五架大梁,但杜家只开了一处大门;杜诗居住的房屋可五间正房,九架大梁,而其居住的小四合院仅三间正房,五架大梁。杜家虽有众多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和州县主官,但他们的住所无一特殊,都很普通,房屋装饰也很简单,显然不符合主人的身份。杜受田位居一品,为官一生,地未置一亩,房未增一间,不愧“人臣楷模”。人道是,“侯门深似海”,而大院围墙不高,且无亭台榭阁、金碧辉煌与雕梁画栋。别说王侯将相,就是与当时的乡绅相比也显得有些寒酸。家产的弱势与杜家做人正、做官廉以及对功名的低调是相辅相成的。
  大院显著的特点是开放通畅。虽是我国北方四合院建筑,却不具备四合院起码的封闭性,而是一个完整普通的大四合院。大院内的28个小四合院都很紧凑,各小院东南西北都有院门和过道,不相封闭、四通八达、出进方便,充分体现出杜家亲密无间、相濡以沫、温馨和睦大家庭的浓厚氛围。这种融洽良好的家风锻造出了杜家一大批清官干吏。从这里走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像这座院落一样,外圆内方、匠心独具、朴素简洁、进退自如。杜家五百多年长盛不衰,打破了“富不过三代”的常俗,乃历史上一大奇迹。

    三
  进入大院,大门内正上方悬挂着“方伯第”、“相国第”、“传胪”、“会元”、“亚元”等匾额。二门内悬挂着一块 “祖孙父子兄弟伯侄翰林” 匾额 。这不仅是杜家的功德荣誉,更是历代杜家人苦读寒窗、身经百炼的结晶。但这些荣耀的匾额都放在不太显眼之处,据说还是后人放置的,充分显现了杜家的谦虚和低调。
  大院内的影壁上,刻着荷花图案,荷花象征着清正廉洁。杜家有县州地方首脑、封疆大吏、朝廷重臣等数百人,有的因刚正不阿被贬官,有的因政见不同被罢官,也有的因公壮烈殉职,清廉是他们的共同特点。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精心为国为民,留下了许多佳话。杜受田的八世祖杜诗公而忘私、刚正不阿,因反对宦官魏忠贤建生祠而被罢官,被誉为“海内直臣”。道光廿一年初,杜受田任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,户部三库是清朝的金库,稍不检点,就易跌跤。而杜受田上任伊始采取硬性措施,从惩弊立规入手对库务进行整顿。他严查账目,核对库存,暗访胥吏,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。使三库管理日新月异,库员责任心显著提高,堵塞和消除了各种漏洞,为帝臣从政理政和御外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  义正堂,是杜家商议族中大事的场所,又称议政堂、议事房、百事房,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是杜家正义、民主、和谐、公益的缩影。修族谱、修石桥、筑城池、捐资兴学、兴建培风书院等重大事宜均商出于此。
  “钢柱子”是400年前杜家大院扩建时的“钉子户”。杜家准备扩大旧居规模时,由于出的价钱公道,甚至超出了当地价格,各迁移户都很痛快地搬了出去,只有大院内西南角的一户刚姓人家不肯出让。后来杜堮说刚姓人家品性刚烈,是杜家宅院的钢柱子,留下最好。结果保留了下来。后来双方相处得很好,没有任何隔阂。这是杜家平易近人、不欺压民众、不排挤外姓人的一个有力见证。
  当铺、药房、车马院和杂院。杜家虽是书香门第,崇尚读书,但不是读死书。“百无一用是书生”,杜家提倡学以致用,知识须同劳作、经商等相结合。“我本农夫识字者,偶持使节乘驿马”,这是大院马厩柱上的一幅书写规正的楹联。还有“远近迟速逍遥过,进退连还运道通”。这14个字的楹联,字字都有走之旁,体现了动与静关系的重要性。这不仅散发出杜家祖辈浓厚的书香气息,更显现出杜家进退自如,能伸能屈的为人处世之道。
  太康第,正房五间,东西厢房各三间,这个院落的主人杜翃,曾任河南太康县知县。清朝时期,太康县号称第一县。但杜翃不贪不受,家里并不富裕,生活一般。由于杜翃勤政爱民,政绩突出,当地百姓尊称他为“太康县”,故杜家后人称其宅为“太康第”以示诫勉。
  垂花门内有块造型独特的石头,该石名叫“群贤毕至”。据说,当年很多有才华、贤能的仁人志士来这里与杜家议论天下事,吟诗作画,交流切磋。因而,这个大院走出了很多的贤能才人。
  状元井建于宋代。当年井水清澈如泉,据民间传说此井和秦皇台(滨州古城以东十多里处)八角龙井相通,具有科举文运。文人如能以井中“圣水”洗面,就能文思如泉涌;以井水磨墨可使笔下生辉,故后人称其为“状元井”。
  西轩书房,是杜家的教育专房。书房最初是由江西布政使杜诗所建,是杜家子弟们读书学习、研讨文章、习书作画和藏书及存放祖人著述的场所,初名“净明房”。后由杜漺修葺扩建,易名“西轩”,后又经杜彤光整修,仍名“西轩”。杜堮及杜受田,都在“西轩书房”中苦读过。
  大同客栈,有客房、饭馆、厨房等,是杜家经营的客栈。杜家人热心公益事业,行善积德,当年每天下午都在这里施粥,有很多乞丐和贫困的人到这里求吃喝,其中不乏有很多家远的,可免费在这里住下。杜受田去世后,很多皇亲国戚,高官贵人前来吊唁,曾在这里留宿过。
  绣楼也叫阁楼,是大院的标志性建筑,也是大院中最好的位置。绣楼建于明朝中期,为二层砖木结构,是杜家小姐们居住和活动的地方,楼下是生活居室,楼上能琴棋书画。据说大院的姑娘、媳妇都要读书识字,并能琴棋书画,有些甚至是书画文学之秀。女子无才便是德。杜家不仅重视男子教育,也重视女子教育。
  绣楼两间耳房是杜家女辈惟一的洗浴用房,房内有一眼井,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井深约八米,井水清澈。传说此井为月中嫦娥在人间洗浴的神泉,有美容养颜、健身怡情之妙用。后人称该井为“淑女井”、“玉女井”。

    四
  简单、紧凑、普通的院落布局和杜家的所作所为,是杜氏文化的集中展现。杜氏文化植根于华夏传统的沃土,经过长期的丰富和完善,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,孕育了杜家十几代、五百多年的成功和辉煌。杜氏文化是人类文明之精华,博大精深、举世无双,怎么说都不过头。不少近代文人墨客对杜氏文化作过潜心研究,作以归纳,主要有以下两点:
  (一)杜氏文化的核心是“正心”。心正则人正,人正才能事正。只有一贯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,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、智慧源醇,能够承家报国的人。
  杜家中的第八世江西布政使杜诗,一生持正心之道,扬善除恶,襟怀坦荡,刚正不阿,坚决抵制在江西为宦官的魏忠贤自立生祠。在他被罢官的回乡途中,路经武定府(今惠民县),恰逢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“六君子”之一袁化中灵柩回乡,他不畏权势前去祭奠。杜诗嫡孙杜漺承扬先人遗志,他勤政爱民,公正执法,因河道不治,直言上书,陈治河方略,并亲临河患堤防监督河务,当地百姓将这段堤防誉为“杜公堤”。杜漺之嫡孙杜鼒,一身正气,担任上思州知州时,用自己的俸禄购买麦种,分发给民众劝种麦,当地百姓称这种小麦为“杜公麦”。
  (二)杜氏文化的精髓是教育。道光七年(1827 年),杜受田之父杜堮,著成杜氏家族的教育专著——《述训》(共四十八则)。提倡“学优则仕,不优则不仕,优亦不必仕也”、“官可以不做,书不可不读”等等。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,培育和锻造了杜家代代英才的辈出。《述训》还确立了“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” 、“因此求其心源,而得其施于家国天下之道”的崇高人生目标。《述训》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教育典籍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
  再如杜家的《十训》(孝弟为先,耕读为本,宗族宜睦,纲常宜正,酒色勿贪,崇正黜邪,赌博宜禁,安分守法,劳动为生,早完赋税),充分体现了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。《十训》是古今做人、做官的真谛和座右铭。

    五
  杜堮、杜受田父子为官清廉,单就他们在京城的居所可见一斑。杜受田一直与父母住在一起,从没有自己的房产,即便是官至尚书、协办大学士,仍与父母同住一处。杜堮自1801年入选翰林院任职全靠租房子住,直到最后才有了自己的房子。
  一是北京沙土园民房。1802年,杜堮任武英殿纂修、实录馆纂修时,16岁的杜受田随母亲来到京城,一家三口住在租赁的沙土园民房内。杜受田在此继续苦读,杜堮下班后讲解督导。《石画龛笔记》记载:“迨随宦京师,翰林清寂贫乏,艰难益甚,而受田学益进,崭然头角过侪辈。尤乐教之,朝夕不倦,若不知寒之在体,饥之在腹者。”
  二是北京延寿寺街民房。1805年,杜堮给19岁的杜受田娶了亲。由于添了人口,原来居所容不下,只好在延寿寺街租了一处方便老少两代夫妇居住的寓所,一家四口搬了过去。第二年,杜受田喜得贵子,杜堮为长孙取名杜翰。一家五口和乐共居。
  三是北京香炉营民房。1808年,杜受田的夫人又生了第二个儿子,取名杜乔羽(乔羽两字合一字,读音qiáo,微机上没有该字),一家老少六口。原来的房子太拥挤,只好在香炉营租了一处宽敞点的民房居住。谁知这处住所年久失修,墙歪柱斜,又遇夏季,阴雨连绵,外面下雨房内也下,全家不能安睡。这年,杜堮充顺天乡试同考官,迁职文渊阁校理。杜受田应乡试,途中遇洪水,平地积水数十里不见边沿,只好返回京城。杜堮《杜文端公自订年谱》中记述:“香炉营寓庐朽甚,欹侧。五、六月,大雨连数旬,夜闻墙壁声,数数警起。全家寄于岩墙,然无如何也。”杜受田《杜文正公年谱》中也记述道:“时寓居宣武门外之香炉营,屋庐朽敞。欹侧将虞倾压,夏月大雨连旬,夜闻屋壁有声,则数起座。”
  四是北京松树胡同民房。居住香炉营民房这年,全家人受尽了陋房的煎熬。杜受田要回山东应考举人,临行前帮父亲在内城松树胡同租了一处较好的房子,搬到了新的住所。
  五是北京老墙根官房。1815年,杜堮担任顺天学政,杜受田官学教习期满,以知县备用。杜受田没有呈请县令,而决意随父学政,一是感觉学问未到,随时聆听父亲的教导;二是因没有实际工作历练,跟随父亲学习处理事务;更重要的是父亲出任顺天学政时,刚大病初愈,身体还没康复,需人照顾。杜受田又是独子,母亲在家也没有人照顾,左右为难。正巧堂兄杜受元来京读书,就拜托他照顾母亲。临行前,为使母亲、堂兄和家人居住得好些,便在宣武门外老墙根的官房中租赁了一处住所,名“英济堂”。
  六是北京宣武门外八宝店官房。道光五年(1825年),杜堮升任内阁学士,历任礼部侍郎、兵部右侍郎、礼部右侍郎。他从浙江任满回京后,又把家搬到了宣武门外八宝店官房。期间,杜受田参加了科举考试,取得了会元、传胪和朝考第五名,进了翰林院。
  七是北京太平街杜府。1826年,杜堮身居要职,其子杜受田任翰林院编修,两个孙子都到了娶亲的年龄。于是,杜堮筹措银两,张罗购置房产。恰好,一位同僚有处位于内城太平街的房产典押到期,无法赎回。杜堮便出资赎买了这处房产,至此才有了自己的固定居所。这年杜堮已63岁,在京为官已有26年。这年他的两个孙子都娶亲成家,全家三代同住这个宅院。杜受田“服官三十年,无一亩之植,一椽之覆也”。他赴江南、山东赈灾因公殉职后,咸丰帝亲临杜家府邸祭奠时,见“其门庭卑隘,依然寒素家风”,深表赞叹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北京城建日新月异,当年杜堮几代在北京的住所大多没了踪影,仅存的也变了模样。
  为保护华夏重要的历史遗产,弘扬、光大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,滨州市和滨城区党委、政府于2009年6月启动了杜受田故居修复保护工程。2010年5月1日初步建成开始试开放,2010年10月荣膺国家“AAAA”级旅游景区并正式对外开放。先前,中央党校、山东大学、山东省多部门和组织把这里作为“中国科学发展与廉政文化教育研究基地”、“文化产业项目重点研究基地”和“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”。
  在我国科学发展、突飞猛进,全面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今天,深入弘扬、光大、传承和践行杜氏文化,努力创建更美好的明天,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!( 来源:大众网2013年12月30日)

大院内胡同

杜受田故居旧房

杜受田名句

绍德堂院古法桐

 滨州杜氏家族文化:真空如水月 不染似莲花

  黄河三角洲历来英杰辈出,曾涌现过桓台王家、惠民李家、无棣吴家、滨城杜家等名门望族。杜氏家族自明朝万历年间步入政坛后,经历了五六百年的朝代变迁,到晚清时期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在此期间,杜氏一门诞生了诸多政治、文学方面的杰出人才,如明末敢于对抗魏忠贤的杜诗,清初著名文学家杜漺、杜堮,咸丰帝师杜受田,同治初的顾命八大臣之一杜翰,国民革命军毅军少将杜荫檀等。后之研究者认为,杜氏家族之所以能保持长期兴盛不衰,与杜家独到的家族思想有关。杜家卧佛台私塾有楹联曰:“不染似莲花,经世何妨出世;真空如水月,禅机即是文机。”此联即颇为形象地反映出杜氏家族的思想内核,也映衬出杜氏家族久盛不衰的历史因缘。

  如果说“经世”、“出世”兼具了中国知识分子救世和自救心态的双重性,那么“不染似莲花”则是杜氏家族在长期家族教育中形成的“严以律己”、“洁身自好”的指导思想,是“经世”、“出世”的思想基础和前提;而“何妨”又反映出杜氏在处理“经世”、“出世”时的辩证态度。可以看出,杜氏家族思想核心是建立在高尚人格基础上的内心和谐:仕则勤政爱民,“知爱知敬,始家邦终四海”;不仕则“宏其器量”,“亲亲、仁民、爱物,只是一贯行去”。

  一、“不染似莲花”——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的基础。儒家非常注重个人修养:无论是由外而内的学习,还是内心的自我提升,都是通过达到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来完成“救世”的使命。受此影响,杜氏家族充分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,这主要体现于他们重视家族教育,并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教育理论。杜堮曾将其整理成《述训》四十八则,作为家族教育的指导思想。其核心即修身,首先是长者要率先垂范,“教子以身不以言”;其次是“少年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”,修身教育从小抓起,培养良好的习惯和风气;再次是年幼子弟犯错时必“怒责之”,“恐长自私自利之心而渐离其天性”。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家族成员的“知爱知敬”,避免“不美之行”,切实做到“修身之道,即教子也;教子之方,即齐家也”。其教育结果也印证了他们对“不染似莲花”的追求,体现出杜氏成员家风敦厚、独具一格的特点。从现有资料来看,杜氏凡为官者,都能廉洁勤政,踊跃捐资助学、兴办利民工程。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,正是这种“不染似莲花”的品质使得杜氏家族成员能够保持纯洁的政治操守。

  二、为社会政治服务的“经世”思想。历史上曾经涌现的众多名门望族,虽能盛极一时,却又往往迅速败落。而杜氏家族却能洁身自好,受到不同朝代统治者的任用。如明朝万历年间,杜诗为政清明、节操高洁,在魏忠贤生祠事件中,他不畏强权,坚持立场,宁愿罢官归家;由于他不夸功不自矜的美德,不久重新被崇祯皇帝起用,官至湖广布政使,政绩不凡。明清鼎革之际,杜氏家族积极抗击入关清军,滨州城破之时,杜家死难近20人,堪称英勇悲壮、一门英烈。1649年直鲁豫总督张存仁镇压山东榆园农民起义,身为直隶真定府推官的杜漺受命审理被俘义军。他从轻发落,将众人遣散归农,保全了上千义军的生命,同时也赢得上司的器重;此外,杜受田、杜堮、杜翰等杜氏成员皆为官公正廉明,注意开源节流,爱惜民力,为安抚民心、维护朝政起了重要作用,受到百姓的颂扬和朝廷褒奖。清朝末年,杜家人又积极投身国民革命,世袭“云骑尉”爵位的杜荫檀参加国民革命军毅军,官至少将军衔,成为张自忠、鹿钟麟、宋哲元等人的挚友,为国民革命贡献了力量。

  三、超越世俗功利的“出世”思想境界。杜氏家族在教育中强调因材施教。《述训》开篇明言:“自见之谓明”,要求人有自知之明,又说“材质有高下,赋禀有强弱”,人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,选择不同道路各尽其才;杜氏虽然人人读书,却又强调“学而优则仕,不优则不仕,优亦不必仕”。这种随缘心态也显示了其家族思想的独到之处。杜氏家族的文学作品亦体现出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。如杜漺《慰子昭兄用储光羲韵》:“万物何自生,为言春复春。……守黑兼守雌,谷神与我亲。”将老子无为的精神化用自如。而《闲居作示子晋弟》“析理始有万,嗒焉乃无余。身心强有名,此外尽空虚。”则将易理参透得淋漓尽致。杜漺诗集中的《松下读焦贡易林》、《读苏颖滨老子新解》等诗文,都充分显示出有着深厚儒家思想的他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兼收并蓄、运用自如。在其他杜氏家族成员身上也体现出这些特色。超越功利的思想造就了杜氏成员的“和谐随缘”的精神境界:心无芥蒂就会海阔天空,清心寡欲就无世俗羁绊;万事万物自有其归宿,随缘即是个人最好归宿。

  四、“何妨”——福祸相依的辩证法。杜氏成员在政治上以儒家思想为主,他们思想观念中充满追求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,无论是为官还是教馆,往往都直陈政治见解,表达他们济世治国的理想和抱负。他们恪守儒家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的古训,秉承“勤政爱民”、“尊主泽民”的臣道传统。同时,他们又不乏随缘放任的心态。杜氏成员往往并非仕途一帆风顺,而是饱经坎柯、目睹官场倾轧,但他们的作品像一片恬淡、释然的净土,丝毫看不出不满和牢骚。《述训》有言:“为学,先要拓其识见,所谓放开眼孔是也。”杜氏家族成员既饱读儒家诗书,又敢于“放开眼孔”参透禅理,熟读道家理论,因而能够深刻认识到福祸相依的辩证关系,超脱地看待现实、人生。他们按照《述训》“凡自任自是者,同则受之,异则拒之”的思想,做到齐物我、任运随缘:既可身在仕途而心向山林,身受衣食之役使而精神保持淡泊清静;又可“优亦不必仕”。“何妨”既是杜氏成员对“经世”、“出世”的随缘态度,又是“不染似莲花”思想指导下面对荣辱成败的坦然自若。在体现生命价值的同时,又能从世事的超脱中获得精神与心灵的解放。(作者:刘雪燕来源:光明日报)

评论

© 古藤新枝 | Powered by LOFTER